《北鸢》读后感
文学院16级汉语言文学一班次仁拉吉
《北鸢》读完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没有觉得“雨雪霏霏”,我还是将它看成“杨柳依依”,尽管只是一个角落,也还好,当然好!因为书的作者其实写得是自己家族的故事,而他就是那片林中茂盛的一株了。
据说,《北鸢》是作者写了七年的小说,是以他的祖父为原型创作的。
我以为这会是一部家庭的历史记录。不知道这其中与事实的重合有多少,读下来却感觉是一部实实在在的虚构小说。这是一部以民国为背景的历史小说,却没有太多与那个时代深刻相关的直接描写。就连抗日战争,也被这个祖籍南京的作者,一笔带过,寥寥几字而已。可以说,小说几乎架空了民国的历史。
这部小说,更关心的是个人命运,确切地说,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命运。这部小说,虚构的成分大一点。葛亮没有直写历史,即便是日本投降这样的大事,他也只写了四个字“日本投降”,然后就带过了。整部小说,他写得最多的是,个人怎么样,这个家庭怎么样,他们之间是怎么运作的。这是一部民国民间文化的小说,不是一部历史小说。
人类生活的变迁,从来都是用文字、文学来记录的,文字也理应承担这样的责任。同样,从个人的角度,自己家庭、家世的变迁,也当记录下来。人走得再远、飞得再高,也是从自己家庭那一小方天地起步的。澳门皇冠体育的时候,家谱这种特殊的文字形式,承载着记录家庭命运的责任。然而却在越来越现代的生活中,家谱逐渐被忘却、废止,也没有更新的形式替代。人情味的寡淡,由此可见一斑。
书中的人物多数都温和谦逊,有情有义。许多读者提到作品对乱离时代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眷顾,那是时间长河中的“人之常情”。但更让人难以忘记的恐怕是作品对民国人精神生活的勾勒。
这部小说,出场的人物很多,每个人物都用去了相当的笔墨描写命运。小说接近尾声的时候,出现的一个人物,让人印象深刻。他是卢家睦早年间的学生,卢文笙都成人多年了,他才出现。这个叫做姚永安的年轻人,聪明、机巧、狡猾、唯利是图。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很有钱。在日本投降后,带着文笙去大上海做生意。他和外国人、和军需官、和各色上流人物打交道、做生意,住豪华别墅、包养舞女,可以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姚永安这个人物很突兀,不仅仅是出场突兀,和整部小说营造出的情绪,以及人物性格相比都是显得很突兀的。每一个人,尽管命运不同,但是都有敦厚本分、内敛的感觉。姚永安却不是,他是花花公子,他是得意忘形的人。最后的命运也很悲惨,春风得意马蹄疾,总会马失前蹄。最后流落得四处欠债,投江自尽。
姚永安这个人物,最大的价值,最大的意义,就是教会我一个道理:无论你多么风光,也要收敛,要克制,要本分。得意真的很容易忘形。
读完《北鸢》,掩卷凝神,一幅画面浮于脑海,挥之不去:波诡云谲处,风雨飘摇时,断翅颓鸢已南飞,徒留穹空一声悲。
【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