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民族之根
图书馆文献借阅部刘燕
相较于2004版的《白鹿原》,我更喜欢1993年初版的,我觉得初版的封面就涵盖了全文。封面上,一位满脸沧桑的老头子佝偻着腰,拄着拐杖,眯着双眼,注视着不远的前方。我想这位老人就是白鹿原上传统文化的代表和捍卫者白嘉轩族长。老人在看什么?也许是在看白鹿原,也许是在追寻逝去的白鹿,也许是在想念自己的儿女…但我更相信,老人是在怀念过去平静的岁月,对眼前发生的感到困惑和无奈。这幅画准确地表达了《白鹿原》作者的意图:在重大的社会变革冲击下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解体。
作者首先以郎朗的读书声、耕织、家教、祭祖、满月酒、婚礼、求雨、治丧、迁坟、认干亲、拜亲人等祥和兴盛、无争无斗的原上世界来渲染白鹿原坡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虽然“白”、“鹿”两家,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权有所争斗,但是在封建专制的农耕文明中生活了多年,受传统文化的熏染,族规乡约的制约,也因为有像白嘉轩这样一类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维护族规乡约的族长,有像朱先生这样一些传统文化精神领袖的教化渲染,白鹿原儒家思想兴盛不衰,世世代代得以繁衍生存。
然而,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日寇入侵,三年内战、残杀乡民等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暴力革命和随之而来的各种思潮观念,出现一系列的和产生于农耕社会的传统文化严重冲突的恶性事件: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使得传统文化节节败退。尽管白嘉轩力挽狂澜,重修祠堂,立乡约,续家谱,对儿子白孝文违犯族规乡约照样重罚,对打残自己的黑娃以德报怨,朱先生等人奔走呼号,仍然无法挽回传统文化没落的趋势。
到了白鹿原坡第三代人身上,传统文化在他们身上固然还有些许痕迹,但总体来说已渐行渐远。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假忏悔的白孝文。他经历了一场饥荒的打击之后,由软弱变得坚强起来,从原来的唯命是从,规规矩矩,优柔寡断变得桀骜不驯,急功近利。他像一个文化变色龙,一次次脱胎换骨,改变着自己的角色,最终成了深谙政治韬晦之术的大阴谋家。他成了笼中的野兽,心狠手辣。而另一个具有戏剧色彩的是黑娃,在经历了革命的风暴、落草为寇、匪乱被招安之后,他立志改过自新,从头做人。强行戒烟,求学朱先生,重归祠堂。最后归于知书达礼,学为好人。但是最终却死在曾假忏悔祭祖的白孝文之手,实在可悲可叹!他无法真正融入又见弃与革命文化,无论新旧时代,都没有他的真正位置,他像无根的浮萍。作者赋予黑娃这样一个结局,可能也是呼应小说的意图:在重大的社会变革冲击下,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解体吧。
纵观繁忙浮躁的当下又何尝没有人伦道德的失范呢?现代化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却缺少了关照,往往出现一种精神上的病态。人们拥挤在快节奏、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人心浮动,没有片刻安宁。欲望在吞噬理想,多变在动摇信念,心灵、精神、信仰被物化、被抛弃。近利远亲、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甚至连“要钱不要命”的道德失范现象也在生活水平提高、人类进步的现代化浪潮中泛起。
在重大的社会变革冲击下,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是时代使然。但是白嘉轩终其一生都坚挺着脊梁,即使腰被折弯了,但头仍然昂着,表现了他刚毅坚韧的精神。他虽然没有系统的受过儒家教育,但是对儒家文化中“修身为本”的精义心领神会和身体力行,坚持耕读传家。我们“慎终追远”,不是“搬出祖先来说事”,而是以古鉴今,提醒大家在繁忙浮躁的当下,想想根,定定神,稳住脚步,找到魂!如果说金钱、利益可以洗刷和消解人伦道德,诱使民德“变薄”,那么,“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我们必须积德厚德,开创民德归厚、厚德载物、“厚德载市场经济”的新天地。因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维系着民族精神。无论历史多么遥远、岁月如何蹉跎,无论社会怎么变革、如何转型,都不能除了根、丢了魂,都必须把根留住。根深才能叶茂,根脉切断不得。梁漱溟说过:“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正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有像白嘉轩一样为捍卫传统文化奋斗一生的人,才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依然岿然独存。
习主席在《皇冠足球比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我们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激活我们的文化基因,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古为今用,为“把根留住”——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根基和价值支撑,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