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奉家镇下团村有一处古桃花源,古桃花源里有深山绿水,青溪几曲,有风云雾月,一人守护。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红色筑梦"志愿服务队。有幸在这采访到这一人,他就是奉孝钢!
他不仅是古桃花源的一名顾问,也是一位无私奉献的教育者,更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有人说,觅得桃花源,不把浮名绊,他的一生如这古桃花源的美景一样让人赞叹不已。古桃花源孕育陪伴着他长大,他也不忘坚持守护着古桃花源。年轻时,他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退休后,他致力于古桃花源的开发与传承。这些年来,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这些荣誉称号,汇聚了他这一生的心血和信念,也见证了他的努力和成长。
志行赶上时代,笃信入党光荣
1958年,在国家提出多快好省建设新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三面旗帜的背景下,奉孝钢成为了奉家镇第一批初中毕业生。在党的政策和机遇的眷顾下,他也成为了下团学校第一批民办教师,后来又成为了湖南省第一师范的第一批工农兵学员。毕业后,为了报答党对自己的栽培,奉孝钢坚定地选择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铭记党的恩遇,不忘党的嘱托。他感叹自己生活在旧社会,是喝苦水长大的,正是赶上了时代成就了自己。他坚信,加入共产党是很光荣的,所以他教育学生要从共产党的历史中汲取党的精神食粮,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奉孝钢深知,国家繁荣富强,人民才能幸福安康。他认为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党和国家赠与的,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忘记党给他的机遇和环境,所以他也选择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人民,奉献给社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心系学生,用爱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党员,他心中有党,从未忘记过党赋予他的使命和责任。
抚山风育桃李,投光辉洒大地
毕业后,奉孝钢为报答党的关心与培养,更坚定自己教书育人的决心: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要教育引导学生不忘一代又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付出。教育生涯中,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不论教学、开会、家访等工作,不曾有过迟到或缺勤。新修下团学校,教学办到初中。同时走勤工俭学的道路,开垦学农基地八九亩,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当奉孝钢转正担任下团中心小学的校长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完善了中心小学的基础设备。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自发组织为家庭困难的学生筹措学费和医疗费,为考上大学的学子们颁发奖金。他的作为得到当地人民的一致好评和上级领导的表扬。1973-1985年间,曾五次出席县教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并于1985年9月被评为“娄底地区教育先进工作者”。
当访谈交流到荣誉时,奉孝钢走进房间,抱出一沓略显陈旧但保存完好的书籍,他说这是他的“传家宝”,里面包含着他的教学日记、荣誉证书等,这些都是他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最真实的写照。
从奉孝钢口中,我们了解到他的儿子奉友强也是一名人民教师,现于新化八中教书。为民为国的思想传承不息,惟其如此,青少年的思想得以滋养,革命薪火得以代代相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诵传家乡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2001年奉孝钢退休后主要从事下团村的旅游事业开发工作,他为此做到仁至义尽、问心无愧,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在开发初期,他发动群众一方面写数百篇百字稿粘在显眼的板壁上,另一方面口头义务宣传,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领导、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与重视。开发后为保护古桃花源的生态,他极力反对开采破坏当地生态的毒矿、反对建设大型电站、反对埋地毯线等。正因如此,奉孝钢反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说毛主席曾讲过的一番话仍寄存在脑海:“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办。”所以“心正则身正,心正则路远”。他顶住压力,继续为古桃花源的文化传承做出努力。他组织舞龙队带头捐资200元、组织文艺宣传队带头捐资200元、维修奉氏宗祠数次,共捐资数千元。
奉孝钢也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为激励群众一齐投身乡村建设,开会号召数次,串家走访千里。为搞活农村经济,带头发动群众开发下团市场。他深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坚持不忘初心、不移其志,现已80岁高龄的他,还坚持在空闲之余免费打扫村里卫生,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在春天的花红柳绿中,掩映着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住宅。奉家山的人民,远离城市的喧嚣,有着世外桃源的超然脱俗,归功于多年来当地人民的共同守护。“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正是有奉孝钢这行人的公而忘私,古桃花源的美得以留存,文化得以传承,当地也因为旅游业的开发助推了经济发展。
我们志愿者曾问奉孝钢,党员在乡村振兴方面应该做出哪些努力?他说到,“一是要认识习主席的思想,为民为国,村里的很多人思想都固化了,对于年轻人要加强思想上的教育;二是得有长远的规划,思路要搞清楚;三是不要照搬别人的东西,可以模仿但是要根据我们自己的情况来实施。”有50岁党龄的他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心中,向新时代的我们提出殷切希望。
“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踏上新征程,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书写更精彩的新时代华章。
(供稿人|李湘 王珺)
(供图人|黄廖明 彭文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