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足球比分-app*在线

图片

无怨无悔的十五年

                   

袁杰伟

艰难的决择

    20041219日下午,气温骤然降了下来,冷风刮得校园里的树枝呼呼作响:要下雪了!我看着倚墙而放的已经卷好的被子,又看了看就炉烤火的妻子,想到再过一个多小时,小孩放学回来后,没有看到爸爸的那种失望,已经跟学校办好交接手续,只准备出发的我犹豫了起来: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已在羊城漂泊多年的我,好不容易才调到县城,工作稳定、有个温暖小家庭的我,有必要再一次踏上漂泊之旅吗?毕竟,报社是聘用制,不调编的。

   但是,内心深处对新闻工作的那份热爱、挑战未知生活的那种激情同时在深深地叩问着我:你还想退缩吗?你还有机会吗?哪家媒体会要一个年过四十的中年人?

   正在这时,一辆的士开到我所住的那栋家老属楼的前面,夸张地来了一个急刷车停了下来,简直就像是特意来接我的。看到车上的人下来后,我难分难舍地望着妻子,妻子拿起被包往我手里一塞:“去吧!这是天意!”

   的士转班车,到娄底汽车站下车之后,又是一阵冷风吹过来,我打了个哆嗦。

   第二天清早,推开出租屋的窗户,看到的是屋瓦上、路面上厚厚的积雪。

   这是2004年的第一场雪!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一场雪!

   这天上午8点,我准时来到了娄底行署十单位四楼的右面,这是刚刚搬过来的娄底广播电视报社。

    从此,娄底广播电视报上,频繁地出现“本报记者袁杰伟”采写的文章,有时是整版、有时是通版、有时是多版开花,读者都称我的作品是报纸的“镇报之作”。

                    燃烧的十五年

当记者是我少年时候的梦想。读大学时,“本报记者袁杰伟”七个字也曾多次出现在校报上,校报毕竟是内部发行。而今,在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堂而皇之地出现这七个字,这才真正给了我圆梦的感觉。我就像生活在梦中,整日里在各个机关、高校、中小学、社区穿行,出没在领导和老板们的办公室。白天,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晚上,守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地敲键盘。每到周四,我的作品就出现在报纸的各个版面。报社领导取消了我的三个月试用期,直接按正式工计发工资和稿费。第一个月结算稿费时,我的稿费高达两千两百多元,是历年来个人稿费的天花板。我用稿费请报社的同事唱歌,大家开心地嗨了一回。

2005年,娄底有17个学生考上了北大和清华,我对这17个学生全部进行了采访。在报上以“梦圆北大清华”通版的形式予以连续发表,并由报社策划了“北大清华学子面对面”交流会,产生了良好而巨大的社会反响。

2006年,娄底一批成绩优异的贫困学子考上了大学却无钱交纳学费。我冒着酷暑,采访了30多位优秀而贫寒的学子,在报上开辟“情系特困大学生”专栏发表,使他们得到了社会各界或市教育基金会的救助,得圆大学梦。副市长肖新桃把一份“扶贫助学先进个人”的荣誉证书颁发给了我。

2007年,我采写的《背着妈妈上大学》引发广泛社会关注,新闻主人公被评为娄底市十大孝顺楷模;

2008年,我采写的新闻《抗冰英雄感动温总理》获湖南新闻奖;

2009613日,我在《中国青年报》整版发表《用生命诠释爱、责任和感恩——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蒋小波》,引起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宣部为此文发专题阅评。当年9月教育部又组织《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湖南教育》杂志来湖南人文科科技学院对蒋小波事迹进行追访。湖南省高教工委和湖南省教育厅当年组织宣讲团,将蒋小波事迹在全省五十多所高校进行巡回演讲,蒋小波被评为当年全国无私奉献优秀大学生称号,这是到目前为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唯一的全国重大典型。

2010年,我采写的贫困教师获救助的系列报道获湖南“爱烛新闻”一等奖,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副省郭开朗为我颁奖;

2011年,我主编的《感动娄底的90个故事》在娄底被广为传阅,出版一个月就销售一空;

2012年,我主编的《幸福娄底的100个故事》再一次轰动娄底,也成为对外宣传娄底的一部力作;

2013年,由我任执行主编的《爱满杏坛》,娄底的近四万名教师人手一册,成为师德教育的重要读本;

2014年,由我任执行主编的《爱在回响—爱满杏坛读后感》出版发行,创下了为一部书编一本读后感的先例。

20148月,第十二届湖南省运动会在娄底召开,我全身心投入采访。为了快速报道省运会的战况,报社采纳我的建议,在省运会期间办起了《省动快报》,每天出报,并刊发“老袁看省运”专栏,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一年的记者节,我的故事被电视台记者编成小品在记者联欢晚会上表演,将我树立成同事们学习的标竿。

2018年,我的《随园流韵—袁枚传》出版发行,并获娄底市优秀社科成果奖和娄底文艺奖一等奖第一名。

2020年,我获得湖南省梦圆2020主题文学创作征文奖。

……

十五年,每一天我都在路上,每一天我都在燃烧!不为别的,只为心中的记者梦。十五年,我既采访过残疾人、下岗工人、环卫工人、特困教师,也采访过中科院院士、大学校长、全国500强企业家;既采记过湖南三任省委书记:熊清泉、张春贤、周强,也采访过中国首善彭立珊和一百多名无偿献血的无名英杰;既采访过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的嫡传后人,也采访过富厚堂藏书楼的第四代守楼人;既采访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采访过一辈子躬耕田野的农民;既采访过终老田园的百岁老人,也采访过初出茅庐的后生;既采访过一辈子学雷锋的身边好人,也采访过杀人不眨眼的杀人凶手……既在娄底城区和五个县市区采访,也去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采访过天南地北的娄底人;既在国内采访,也曾走出国门体验异域风情;既采访本乡本土的同胞,也用笨拙的英语或在别人翻译下采访过来娄工作、考察的印尼、非洲、美国、英国和法国的“老外”。

在广电报的十五年,是我激情燃烧的岁月。

 

              收获的十五年

在广电报工作的十五年,也是我收获最大的十五年。到广电报之前,我当过多年乡中学教师,由于不安于现状,在长沙、广州漂泊多年。四十岁那年,才通过考试调到县城的中学工作。到娄底工作的第三年,我就买了一套一百三十平米的住房,在娄底安居了。市级媒体的记者要经营广告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2013年,我创收50万元。而报社发给我的工资、稿费、绩效奖等就达26万元之多。我从一个只有一套安五十多平米福利房的贫困户,到一个在娄底、新化和广州都拥有房产的人。说我由“贫困人口”一跃而至“小康”,确实不算夸张。

   收入的提高是显在的,我还有很多潜在的收获:我选取在报上发表的人物通讯,结合部分来稿,先后主编成《感动娄底的90个故事》《幸福娄底的100个故事》出版发行,并在短时间内销售一空,实现了两个效益双丰收。2012年,我成功入选中国作家协会主持的国家级文化原创工程“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作家团队,在工作之余历时五年撰写的《随园流韵—袁枚传》由作家出版社列入该丛书出版发行。这本书获得娄底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第十二届娄底市优秀社科成果特别奖、娄底市委宣传部颁发的娄底文艺奖文学类一等奖第一名。我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先后当选为娄底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主席,连续两届当选娄底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被聘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和特约研究员,多次为大学生、研究生和娄底职院中层干部讲课,并与谭谈一起应邀在该校做讲座。

                  华丽的转身

缘分天注定。

2019年的国庆长假刚过,我接到中国作家协会组联部安排我到杭州的中国作家之家渡假的通知。

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作协会员都有被安排渡假的机会的。我向报社请了假,交接了工作。

没想到,这拉开了我告别报社的序幕。

到杭州的第三天,在鲁迅故居参观时,我毛遂自荐去代表作家参观团在入口处签字时,发现签字的右手不听使唤了。我不知何故。过了几天,经过询问我才知道这就是中风了。也就是人们俗话说的“脑梗死”。经医院检查,我头部一根毛细血管被堵了。

“这是一个信号,你不能再上班了,要休息!”在医院,医生反复交待。

我素以来尊重医生,肯定不能把医生的话当儿戏。于是,我开始长时间休假,考虑退出我热爱的报社。

两个月后,娄底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代表们一致选举我担任主席团主席一职。想起代表们特别是那么多艺术家庄严的举手,深情的目光,我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娄底广电报对此在文化版头条作了报道,而此刻的我我已决心离开我热爱的报社,离开我朝夕相处的亲爱的兄弟姐妹一般的同事们,真正肩负起文艺家们的信任和期待!

履职快三年了,别人对我的称谓由“袁记者”变成了“袁主席”,我从一个记者转身成为了一个作家,从一个文艺家协会的会员,转身成为了一个文艺家协会的主席。而且协会成为了“书香协会”和“先进单位”。

2022111日至8日,由市民协主办的娄底市首届民间工艺作品展的观展人数创下新高,是该馆开馆七年来观展人数最多的一次。这也标志着我领导的市民协渐入佳境。就这样,我实现了“华丽转身!”但不管在心里,而是在我的口头语里,我永远称“我们广电报!”

因为这十五年,是我的黄金十五年,是我们朝夕相处、共同战斗的十五年,是我们有福同享、有责同担的十五年,是我们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的十五年,是我做我爱做、无怨无悔的十五年!

 

访问次数: 发布时间: 2022-04-05 15:22:18 编辑: 校友会